青铜剑剑身长为32.5厘米
【资料图】
5月15日,保山市博物馆在一楼大厅举行捐赠仪式,正式接受保山小伙王伟的捐赠——一柄战国时期的青铜古剑和29件青铜手镯残片。保山市博物馆馆长王黎锐向王伟颁发了捐赠证书,以表彰他为文物保护和研究所作的贡献。
花5600元
买了一件宝贝
据王伟介绍,他收藏这柄古剑源自一次奇特的经历。2021年底,他到昌宁县大田坝一个朋友家吃杀猪饭。吃完饭后,他开车从大田坝出发回保山。行驶4公里左右,他看到一个60多岁的老人在路边向他招手。当时他以为对方要搭车,就把车停下来。他问老人要去哪里,但老人却说自己哪里都不去,叫住他是想卖给他一样东西。
“老人说他家就是大田坝的,他有一件好东西,叫我下车看看。”王伟说。他看着老人神神秘秘的样子,便说:“你有什么好货,拿来瞧瞧嘛。”好奇心驱使他下了车,“我看到老人从身后拿出一个帆布口袋,在路边平整的地方打开,拿出了一个用塑料纸包裹的物品,撕开塑料纸后就露出了一柄青铜剑和一些青铜残片。”
王伟介绍,自己平时喜欢收藏,当他看到这柄青铜剑时感到非常震撼。“我问老人这些东西是去哪里找来的,他说是挖地的时候挖到的。我拿出来认真看了一下,结合自己以前看到的青铜剑和网上的图片,觉得这柄剑是真的。那些断裂的铜片应该是包裹在剑柄上的装饰品,因为年代久远断裂了。”王伟说。出于喜爱,他决定买下这柄剑。
“我问他卖多少钱,他说有个人出价4600元,他没有卖。我就问他要多少钱,他说自己也不好估价,但觉得4600元过于便宜了。我说我加1000元,他想了一下就卖给我了。”王伟说。
大田坝一带出土的古哀牢国时期文物
王伟回忆,起初他觉得自己成功“捡漏”,非常高兴,回到家后将这柄青铜剑和青铜残片保存了起来。“收藏爱好者都有个习惯,会经常上网了解和学习与藏品有关的知识,经过认真学习后,我的思想有了巨大转变。”他说。
王伟说,他将这件藏品的图片发给一名做古玩的网友,对方看后认为,该青铜剑是真品,产生于战国时期,此外,青铜残片实为手镯。“我问他能卖多少钱,他说这个东西有价无市,不好说。”王伟回忆,当时自己的内心非常激动,认为要是能找到合适的买主,肯定能赚上一笔。
王伟说,就在自己沉浸在喜悦之中时,突然看到一则有人因倒卖国家文物被抓的消息。“我通过百度查了一下,原来法律规定贩卖文物要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要处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后来我想想,还是不能冒这种风险赚钱,就决定联系文物部门,进行捐赠。”
经保山市博物馆鉴定,确认王伟捐赠的物品为战国—西汉时期山字格铜剑(残)一柄和青铜手镯残片29件。
“经初步分析,王伟捐赠的青铜剑和手镯残片为保山市昌宁县大田坝一带出土的古哀牢国时期文物,距今约2000年。其中,青铜剑剑身长为32.5厘米,刃最宽处3厘米,柄长5厘米,最厚处3.5厘米。”据王黎锐介绍,古哀牢人无论男女都有佩戴青铜手镯的习俗,青铜剑应为当时作战的兵器。
“完成捐赠那一刻心安了”
15日下午,保山市博物馆举行捐赠仪式,正式将王伟捐赠的物品纳入馆藏。为表彰王伟的行为,在向王伟颁发捐赠证书的同时,还为他申请了2000元补助。
“在完成捐赠的那一刻,我心安了。”王伟说。曾有朋友问他,花5600元买的东西,现在捐了不是亏了吗?“我告诉他,博物馆给我2000元的补助,就是一分钱没给,我也愿意捐。”王伟说。这件事使他认识到,收藏文物一定要遵纪守法。
“此前,昌宁大田坝一带也出土过类似的文物,王伟的捐赠为我馆今后在这一带开展青铜文物研究多了一个例证,同时也增加了我馆藏品的数量。”王黎锐说,“保山市昌宁县一带是2000多年前古哀牢国人聚居和生活的地方,如果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发现埋藏在地下的物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文物保护部门。”
(春城晚报 记者崔敏 摄影报道)
Copyright 2015-2022 华南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