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作者|李井奎
经济学家、科普作者
随着2023年高考落幕,不少高校发布通知表示,新招录的本科学生学费上涨。目前,包括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机电学院等在内的上海多所高校,均已发布通知表示调整基准收费标准。一名本科生的文科类基准学费标准为6500元/学年,理工体类基准学费标准7000元/学年,艺术类基准学费标准13000元/学年。
基本来看,各个专业学费都有上涨,涨幅从1200元到3000元不等。中外合作办学理工体类专业涨幅更达6000元。
大专院校学费调涨并不仅有上海一地,四川、山东和吉林等省的不同院校的不同科系也调涨了学费。四川省高校调涨学费的幅度最高为41%。
应该说,这次学费调涨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原因。
学费标准十多年未变,已严重制约高校发展
我国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有三个,分别是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和社会捐赠。
其中在不少地区和高校,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构成了最主要的办学经费来源。而根据我国各省公布的学费调整信息来看,不少地区的学费标准已经沿用了十几甚至二十几年,未曾做出过调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当初的政策确有必要加以调整。
以四川省为例,四川省公办高校之前一直执行的是2004年的收费政策,平均学费仅4511元,居全国较低水平,排在第23位,比生均财政拨款投入在全国的排名低4个位次。
这种财政投入和以学费为主的非财政拨款的高校经费来源的不平衡,导致四川省高等学校经费来源增长乏力,公办高校人均经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未达到4万元,在申报博士、硕士点时屡屡受挫,严重影响四川省高校的发展。
同时,近年四川省高等教育办学成本则在持续上涨,根据2023年四川发改委的相关公告可知,这一成本目前已达生均28674元/学年。
为了促进四川省高等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公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在保障政府投入基础上,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均教育培养成本变化等因素,四川省教育厅、省发改委、财政厅拟定了如今的四川省公办高校学费标准调整方案。
上海市亦有类似的情况。在上海市发布的优化公办高校本专科学费形成机制方案中也提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办学成本的不断增加,在政府投入持续加大的同时,有必要对现行收费机制进行优化。
上海2019-2021年对10所高校人均教育培养成本的监审结果显示,这一成本年均约6.4万元,学费收入占教育培养成本约为8.4%,明显偏低。因此,推动高校学费价格机制优化也是必要的。
高校学费差异化引发的两个问题
高校学费调涨,将引出两个问题:
一是家庭困难的学生可能会担心影响自己的学业,二是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
对于第一个问题,实际上不必太担心。目前,我国已经建立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繁多,基本上可以确保家庭困难的学生都有多种途径获得完成学业的经济资助。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则需要认真加以深思。
在我国不同地区内,其高等学校执行的收费标准基本上是统一的,而不同的专业类别的收费也仅有大类的区分。那么,对所有的高校规定统一的学费标准是否如其看起来那样公平?对区域内高校的健康协调发展是否有益无害呢?
首先,在收费标准统一的情况下,普通院校与重点院校相比在吸引优秀生源方面就会缺乏一定的竞争力。
与重点院校相比,普通院校在财政拨款以及社会捐赠上不占优势,如果允许各个高校自由制定学费标准,那么,重点院校或许可以通过制定更高的学费标准,使一部分学生转而报考普通院校,从而缩小二者在优质生源方面的差距,这也可以减轻高等教育资源过多集中于若干重点院校。
也就是说,各个高校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自身的办学特点,通过学费的不同调整形成一种良性的办学生态。
其次,对同一专业的学生收取相同的学费,看似公平,其实并不公平。
因为不同的家庭交付相同的一笔学费,其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果能够采取高考分数与不同学费水平之间的结合,对于录取后分数稍低的同学适当收取更高的学费,以补贴分数较高而家庭不够富裕的同学,同时把收入的较高学费、作为奖学金来资助更多经济困难但学业优秀的学生,或许会带来更公平的结果。
当然,笔者在这两个方面的思考仅仅是基于“更多的选择空间必然会带来更高的福利水平”这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其具体的制度与国情必然更为复杂,所提出的建议未必尽然符合现实,这只是一种思考的进路,值得我们反思。
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学费调整与另一条新闻,即各省罚没收入快速增加,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吻合。这不禁让一些人联想:教育经费来源中的大头——财政拨款是否存在支付压力?
按照中央的政务公开的要求,各地政府每年需要披露财政收入的构成,财政收入大体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等。其中“罚没收入”是指执法、司法机关对违法违章者罚款的款项、没收的赃款和赃物变价款,属于非税收入。
一个地区“罚没收入”与税收收入的比值(即“罚没收入占比”)既可以反映当地的营商环境,也可以反映财政收入状况。根据《财经十一人》对各省官网数据的整理发现,2019年-2022年与2014年-2017年相比,罚没收入占比均有大小不同的增长。比如四川省,2014年-2017年的罚没收入占比为2.9%,2019年-2022年该值为5.2%,增加近2倍。吉林省也是如此,从2014年-2017年的3.7%,增加到2019年-2022年的6.2%,也接近2倍。
而罚没收入占比基本没有变化的省份,这次暂时没有听到该省高校学费调涨的新闻。当然,这也许真的只是一种巧合。
本文系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编辑|刘军
Copyright 2015-2022 华南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